1. 首页 > 粮棉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白叶枯病是什么引起的)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白叶枯病是什么引起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白叶枯病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白叶枯病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水稻白叶枯病有细胞壁?
  2. 简述水稻白叶枯病原的形态特征及病害循环特点。
  3. 水稻白叶枯病用什么药好

1、水稻白叶枯病有细胞壁?

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远不如真菌的多,但某些病害也可造成严重危害,如多种蔬菜的软腐病、青枯病、果树根癌肿病、水稻白叶枯病、瓜类角斑病等。

有细胞壁,无叶绿素,异养,大多为腐生。一般都有着生部位不同和数目不等的鞭毛,有的还有芽孢和荚膜。观察和鉴别细菌多采用革兰氏染色法。

【答案】:水稻白叶枯的病原为稻黄单胞杆菌稻致病变种,假单胞菌科黄单胞杆菌属。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单鞭毛极生,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但在菌体表面有一层胶质分泌物。

硅肥能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作物吸收硅后,可在植物体内形成硅化细胞,使茎叶表层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形成一个坚固的保护层,使昆虫不易咬动,病菌难以入侵。

种子带菌是白叶枯病发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可选用85%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300~5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等,浸种消毒12-24h,浸种后洗净再催芽播种。

2、简述水稻白叶枯病原的形态特征及病害循环特点。

病菌在病株的维管束中大量繁殖后,从叶面或水孔大量溢出菌脓,遇水湿溶散,借风、雨、露滴或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再侵染就不断发生,致使病害传播蔓延,以至流行。

水稻白叶枯病原菌属真细菌目,假单胞菌科,黄单胞菌属,为短杆状,一根极生鞭毛,不形成芽孢。 病原菌形态特征:细菌杆状有单根极鞭毛,格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落圆形,表面光滑有光泽,蜡黄色。

叶枯型:普通型:普通型是典型的白叶枯病症状,也最为常见,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白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在秧苗期发病,但因气温低、菌量小,发展缓慢而症状不明显。

以后又在病株的病部产生大量的菌脓,借灌水和暴风雨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在田间不断扩大蔓延。台风保育或洪涝灾害容易造成白叶枯病暴发流行。偏施氮肥,深水灌溉,特别是受淹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3、水稻白叶枯病用什么药好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可亩用82%氧化亚铜水分颗粒剂、70%叶枯净胶悬剂100-150克,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加水50升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

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可借风雨露滴或流水在伤口处侵染传播。可用噻森铜或噻菌铜或农用链霉素或中生菌素或噻霉酮或奎啉铜等药交替或选择两个不同机理的成分混用喷雾防治。推荐用药:噻森铜 农用链霉素 磷酸二氢钾。

最重要的是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目前防治白叶枯病最有效的药剂是20%“噻森铜”或20%“噻菌铜”悬浮剂,按亩用量兑水进行叶面喷雾,亩用药液量不低于45公斤。

水稻白叶枯病特效药有中生菌素、噻菌铜、噻森铜、喹啉铜、氯溴异氰尿酸等,可以根据病情交替用药,间隔5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至3次,从而起到显著的防治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白叶枯病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白叶枯病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